一说起博物馆,大家可能会猜想里面陈列的都是一些几百上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珍贵文物。而收藏爱好者褚成俭却在自己的老家——新泰青云街道后孤山村创办了一座这样的民俗博物馆,它摆的可不是一些价值连城的文物,而是现今村民不常见已经淘汰不用的老物件。
走进这座经过精心布置的四合院,就仿佛穿越了时光,一下子开启了乡村记忆的闸门。门内一东一西两个门洞,把博物馆分成了东西两个院落,大大小小琳琅满目的民俗物品分门别类地摆满了院子。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还是非常具有年代感的老农具。
在这间博物馆里,记者看到“展品”是一件接一件,大到原来的家用电器、电影放映机,小到酒茶灯具、邮票钱币等民俗物品一应俱全,令人目不暇接。
刚刚参观完这些老物件,褚成俭立刻拉着记者来到一扇门前,“我们都知道这个‘门当户对’,实际上它是一个物件儿。”褚成俭指着门前的“门当”和门上的“户对”向记者介绍。
在褚成俭看来,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承,追溯历史,迷恋古老的东西并非是简单的怀旧,更多的是在努力寻求民俗文化的传承,探求人生的意义。